-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章概括 300字
- 2、坐高铁时你的座位被一位买了无座票的怀孕女士坐了,你会怎么做?
- 3、高铁“霸座”男子公开道歉,你在坐高铁时有哪些奇葩经历?
- 4、当年十几万华工被骗出国,说是去挖煤,等着他们的为何却是几十万法国女郎?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每章概括 300字 (一)
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共十八章:
1、第一章
十二岁那年,保尔•柯察金离开了学校。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了。不得已,保尔跟着母亲来到车站的食堂干活,在这里,他被老板打发到洗涮车间,负责烧茶炉,擦刀叉和倒脏水等一些粗活脏活。
在食堂干活的日子里,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辛痛苦、贫穷,并且十分憎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不久,哥哥阿尔焦姆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保尔离开了食堂。
2、第二章
沙皇被推翻的消息传来。但镇上的人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只是这里出现了越来越多被称为“布尔什维克”的士兵。
镇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富人逃跑了。红军战士出现了,镇上的市民得到了红军发的枪支。很快,红军撤退,德国人进来了,他们要求市民缴纳枪支。有钱的富人又回来了。
保尔结识了装配工朱赫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保尔把偷的枪藏在院子里,德军搜查时没有发现。
3、第三章
保尔在湖边钓鱼时,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她没有像别的富家子女一样嘲弄和侮辱保尔,两人很快认识了。
车站的工人们罢了工,阿尔焦姆等三位工人在被迫开车时,为了自己和其他起义军的安全杀了一个德国人,之后跳车逃到乡下。但他们的家人打听不到他们的消息了。
冬妮娅在湖边读书,看见了游泳的保尔。他们在一起聊天,成了朋友。保尔为了养活自己和妈妈,再买一套新衣服,又找了一份锯木的工作。打扮一新的保尔让冬妮娅很惊喜。
4、第四章
冬妮娅给塔尼亚写信,倾诉自己的心事。城里唯一的剧院举行了盛大的晚会,佩特留拉派士绅界的很多人都出席了。保尔被押去发电。帕夫柳克趁舞会热闹时闯进来,又因乐曲的问题和戈卢勃打架。场内十分混乱。
城里有“烧杀掳掠犹太人”的传闻不胫而走,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谢廖沙等人商量着藏身的地方和方法。戈卢勃和帕夫柳克双方发生冲突后第三天,虐杀犹太人的暴行开始了。可怕的三天两夜里,有很多人被杀戮和摧残。但只有几个人抵抗。
5、第五章
一天晚上,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在保尔家里,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保尔懂得了生命的真理,也知道了朱赫来是共产党。
这八天里,朱赫来总是傍晚时出去,深夜再回来。一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保尔在街上打听朱赫来的下落,还回忆了与冬妮娅吵架的经过。
当他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着时,果断地把押送兵扑倒,救了朱赫来。当晚,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但保尔被维克托告发,之后被抓到城防司令部。
6、第六章
冬妮娅得知保尔被抓走,很着急,四处找他。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要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做准备。捷涅克上校不愿让头目看到监狱里关押太多的犯人,便将保尔等人放了出来。保尔离开了监狱,但他没有地方可去,就毫无目的地跑着,不知不觉来到冬妮娅家的花园里。
狗叫声惊动了冬妮娅,当她认出是保尔时,她很激动,把保尔留在了家里。保尔在冬妮娅家得到了休息,但又不愿意连累冬妮娅,就执意要离开冬妮娅的家。他们约定不忘记对方。
7、第七章
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谢别托夫卡小镇。谢廖沙不顾母亲阻拦,加入红军,成为了一个布尔什维克。他是共青团员、团区委书记。他还组织自己的伙伴和姐姐参加共青团。
但在会议上,却只有一个人参加组织,谢廖沙有些泄气,其他人鼓励了他保尔的腿被打伤了,他住院时来了信,谢廖沙和丽达去湖边时遇见了冬妮娅,并把信给她看。谢廖沙和丽达在一起聊天还练习了枪法。丽达走后,谢廖沙很伤心。
8、第八章
保尔加入了布琼尼的骑兵部队。他和几千名战士一起英勇战斗着。在日托米尔,骑兵们从监狱中解救了七千多名革命者。萨穆伊尔讲述了舍佩托夫卡发生的悲惨事件:很多红军战士被叛徒出卖,最后几乎全死了。
布琼尼的骑兵不停向前进攻,向波军发起猛烈的冲锋,给敌人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摧毁了波军的整个后方。
一天,旅长派保尔到车站的铁甲列车上去送公文时,他还遇上了阿尔焦姆。后来听说师长被杀,保尔又投入战斗,但自己也受伤了。
9、第九章
保尔恢复了知觉,但他的右眼失明了,所以不能再上前线。保尔出院后和冬妮娅住到了布郎斯其的家里。他邀请冬妮亚参加城里共青团的会议,在会上,保尔因为冬妮娅的打扮和轻蔑挑衅的眼光和她争吵起来,两个人最终分手了。
后来保尔参加了肃反工作。这个工作紧张而繁重,影响了保尔的健康,于是他到铁路工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
保尔因为一次演说与另四名同志一起被开除出省委会。后来又回到党的队伍,并在大会上发言,还与伊万重归于好。
10、第十章
省委派丽达做代表去出席一个县的团代表大会,并让保尔协助她工作。车站很挤,于是由保尔先挤进车厢,然后打开车窗,把丽达从窗口拉进去。
城市里正在酝酿一场暴乱。这天夜里,朱赫来领导三百名同志平息了暴乱。索洛缅卡大队损失了五个人,肃反委员会牺牲了一个老布尔什维克。同一天夜里,在舍佩托夫卡逮捕了瓦西里神甫、他的两个女儿以及他们的全部同伙,一场风暴平息了。
但铁路运输马上就要瘫痪了。现在,一切都取决于粮食和木柴。
11、第十一章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要在三个月内修一条铁路。于是保尔和共青团员被调去修铁路。筑路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
保尔忘我地工作,连靴子都烂了。寒冬,人们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奋力劳动。工人发誓一定要按时建成这条铁路。一次在车站,保尔还遇见了冬妮娅。
铁路终于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他还送给保尔一把枪。但不久后,保尔病倒了。
12、第十二章
保尔在家养好伤,去看望阿尔焦姆,又去监狱前的广场悼念牺牲的红军。然后保尔去另一个城市找自己的战友。但很多人都走了,最后他只找到潘克拉托夫。他和家人们看到保尔都恨惊奇。他还给保尔讲四个月来发生的各种事情。
第二天,保尔到团省委恢复了团籍,并在大会上发言。之后保尔又回到电厂上班。他还和茨韦塔耶夫因为菲金弄坏电钻的事争吵起来。但最后两人达成了一致。上班时,保尔遇见了以前的邻居。晚上,保尔还打死了一个强盗。
13、第十三章
保尔随营长视察边境,又一起去别列兹多夫,他宣布自己以后不抽烟,不骂人。后来他病倒了,离开工厂,回到了家,病好后担任地方武装的政治工作,并平息了一场争斗。
共青团的支部一个接一个地在边境各村建立起来。保尔,丽达和团区委的干部鼓励很多年轻人入了团。后来保尔被选为边境各村庆祝十月革命节委员会主任。他还在腿受伤的情况下参加演习。保尔从莉达交给他的公函上知道自己成为了共产党正式党员,并可担任重要的共青团工作。
14、第十四章
保尔在工作中坚决和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对战友杜巴瓦的成为反对派,他十分痛心,在会上坚决地给予批评,但台下的人一直起哄,把保尔拖下台。但也有一些人醒悟了。潘克拉托夫也发表了演讲,鼓励了其他党员,坚定了大家的决心,不过杜巴瓦还是走了。
列宁去世了,他的逝世促使几十万工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很多同钢铁和机油打交道的产业工人在大会上讲话,要加入共产党。阿尔焦姆也是其中一个,他讲了自己的经历,全票通过入了党。
在全俄代表大会上,丽达遇见了保尔,两人看见对方都十分高兴。保尔给安娜讲了自己见劝杜巴瓦回团时发生的事,还解释了几年前中断和丽达的友谊是因为自己按“牛虻”中主人公的方式处理事情。
因为听见了女团员的诉说和法伊洛所说的自己的行为,保尔很生气,打了法伊洛。两人在法庭上争斗,后来法伊洛被开除党籍,而保尔被判无罪。保尔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了,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被批准到海边疗养。他来到海滨,开始了疗养。
16、第十六章
在海滨疗养时,保尔在一次交谈中认识了朵拉。保尔去看歌舞演出,又在这里遇见了扎尔基。他们一起在保尔的房间里开了一个集会。
第二天他们到另一个城市去,但路上却出了车祸。于是保尔又住进了医院。出院后,按母亲的来信,保尔去了阿莉比娜•丘察姆家。在那里,他认识了达雅和廖莉娅。也很同情他们的家庭。他走时答应两姐妹帮他们逃出牢笼。
保尔来到中央委员会,但已不能恢复工作。虽然阿基姆答应给他找工作,但保尔还是去了南方。
17、第十七章
保尔第二次到丘察姆家。保尔知道自己的病更重了,想自杀,但又忍住了。保尔回到住处,和达雅谈了话,想让达雅离开家,并和他结婚。达雅考虑后,答应了。
保尔给哥哥阿尔焦姆写信诉说了自己的情况。生活还是和从前一样。达雅做工,保尔学习。不久后,保尔双腿瘫痪了。现在只有右手还能活动。他要和达雅离婚。但达雅不同意。母亲知道保尔又遭到了新的不幸,过来照顾他。
达雅当选为市苏维埃委员了。但保尔的病情在继续发展。他失明了。
18、第十八章
保尔又住进了医院,做过一次手术后,他决定通过文学重新参加战斗。达雅成了正式党员。保尔申请在莫斯科定居,在妻子和母亲的支持下,保尔开始写小说《暴风雨的儿女》。朋友们看了稿都说他写的很好。保尔还有了秘书,加莉亚。
保尔的书写完后,母亲把包裹送到了邮局,漫长的等待过后,州委打来的电报,上面写着: 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保尔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扩展资料保尔的经历:
保尔·柯察金(Павел Корчагин, 英文:Pavel Korchagin)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替人洗衣做封面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
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
红军解放了谢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来很友好,教保尔学会了英式拳击,还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
而后敌人因疏忽把他错放了,保尔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解救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
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把弟弟柯察金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
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扰和疾病的威胁。
一次参加工友同志的聚会,保尔因带着穿着漂亮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了工友们的讥讽和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
但却被她回绝了,两个人的感情不得不产生分裂,从此保尔便离开了冬妮娅。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
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后来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最后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
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
在海滨疗养时,他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
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
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生活的铁环已被彻底粉碎,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时代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和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文艺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局面。
斯大林时期的国家用“一统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视文学艺术在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学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传目的“,许多作品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向青年灌输“共产主义理想“。
官方强调文学用“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文学艺术要完成这种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体现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英雄人物。
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主题是歌颂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歌颂党和领袖,塑造苏维埃新人的光辉形象,苏联文学的任务就是根据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绝对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物并把他描绘得真实可信。
奥斯特洛夫斯基响应官方的号召开始撰写《钢铁》,保尔朴素的阶级感情、狂热的献身精神、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和对领袖的绝对服从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线所需要的。
坐高铁时你的座位被一位买了无座票的怀孕女士坐了,你会怎么做? (二)
答我的态度,如果孕妇与你商量,那我也能让座,如果摆着一付你必须让座的样子,搞道德绑架,那我是不好商量的。我买的座票,我自己座,是天经地义的。
央视评高铁霸座:这是公然违法 乘警就应该果断出手!(央视网标题)
央视网消息:高铁霸座绝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公然侵犯乘客合法权益、扰乱了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既然是违法行为,乘警作为现场执法人员,就应该果断出手,坚决制止违法行为,不给霸座者成功“抢镜”的机会
高铁占座男
回顾近期高铁占座事件:
2018年8月21日,网上热传了一段在高铁列车上拍摄的视频,视频拍摄于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性乘客坐在了原本属于女性乘客的座位上,当女性乘客要求占座男起身还座位时,该男子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并在事后与朋友炫耀说其将整个车厢的人耍得团团转。最终该男子孙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乘坐火车
高铁占座女
2018年9月19日,又一段占座视频被发布到了网上引起热议。在从永州开往深圳北的G6078次列车上,一名女性乘客未按照车票规定位置入座,坚持要坐在别人的靠窗座位上。因安全员无权进行执法,只能将原本该靠窗座位的乘客,调解安排至其他座位。最终该女子周某某被认定构成“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罚款200元,列入铁路黑名单,180日内无法购票。
相信得到了央视网,以及各个有关部门的发声,对于"高铁占座"事件的处理上,铁路部门一定会采取好,确实有效的方法,处理好该类事件。杜绝此类歪风邪气,让守法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高铁“霸座”男子公开道歉,你在坐高铁时有哪些奇葩经历? (三)
答这两天,高铁“霸座”男刷新了大家的三观,即使公开道歉,也给人敷衍的感觉。像高铁“霸座”男这样的无德之人,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说说我坐高铁的经历吧!
我坐高铁的时候,最怕遇到熊孩子。本来出行是一件让人很愉快的事情,却经常被这些熊孩子搅得烦躁不已。熊孩子之所以成为熊孩子,本身不是因为孩子有多熊,而是因为熊孩子背后有一个熊父母。
第一个熊孩子是个小男孩,大概三四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孩子不说可以有多自律,至少还在大人可控的范围之内。一上车,他的妈妈就拿出IPAD,播放动画片给孩子看,声音公放,音量调得很大声。等车子开动之后,大家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此时动画片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大,我试着沟通孩子的妈妈,让声音调小声点,可是这个妈妈却说:“孩子小,声音小听不到。”沟通无效,这个孩子一边看着动画片,一边时不时发出尖叫,车厢里很多人都很无语。
第二个熊孩子是一堆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到了可以自律的年纪。这堆孩子是放暑假父母带着出去游玩的,应该是好几个家庭一起出行,所以他们的位置前后左右都有。这几个熊孩子本来都在父母身边坐着,结果几个孩子非要坐一起,然后就三个人坐在我前面的位置上。如果在家中几个孩子嬉闹蹦跳倒也无妨,偏偏这几个孩子在位置上大声嬉闹,跳来跳去,整个车厢都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父母就坐在不远处面带微笑的看着。我大概是好管闲事的人,以注意安全为由,让这些孩子乖乖坐着,结果没人听,你猜,最后怎么着?玩得太兴奋,靠过道的孩子重心不稳一下子摔下来了,不偏不倚撞到一个端着开水泡面的乘客,烫得哇哇哭。
有时候真心对这些奇葩的熊家长感到无语,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言行都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
当年十几万华工被骗出国,说是去挖煤,等着他们的为何却是几十万法国女郎? (四)
答众所周知,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出现过众多辛勤工作的农民,他们用着自己的辛苦努力,为自己的家园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用《观刈麦》中的这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来形容我国的众多农民百姓的辛苦,是在合适不过的了。可在战争时期,由于国内外战乱动荡的原因,很多努力的农民都失去了工作,成为无业游民。
在外国列强的诱惑,与国内别有用心之人的欺骗下,许多农民都成为国外劳工,开始前往异域出国劳作,但他们不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骗局,更不知道他们的未来,将要面临什么。曾经,十几万华工被骗出国,说是去挖煤,等着他们的却是几十万法国女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动荡不安的国家
故事发生在1840年的清朝。当时西方列强对我国垂涎欲滴,无时无刻不想着对清朝进行剥削,也是因此,清朝开始朝着半殖民地半封建走去。在那个年代,由于清朝数百年的闭关锁国,不与外国外交,导致我国科技技术、军事实力等等立国基础之力落后于世界,就在这时,列强用强烈又粗暴的手段,敲开了清朝的大门。
列强不仅给中国造成了诸多祸乱,还用强力的手段威胁清朝的统治地位,增加国家的动荡程度。由于军事力量落后,清朝逢战必输,久而久之,便逐渐放弃抵抗,开始用割舍国家利益的形式,低头向西方列强求和。
被西方列强侵略之后,国内矛盾激化,辛亥革命打响,大清王朝转瞬即逝,我国也向着民主共和发展。可好景不长,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走,国家又一次动荡不安,而就在这时,列强那剥削的大手,又伸向了我国。
2.列强对劳动力的剥削
为何列强总是喜欢剥削我国呢?有很多人都认为,列强屡次剥削,就是为了销售大麻、获取物资、夺取财富,虽然这些都对,但他们忘了极其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我国丰富的劳动力。
在那个时代,国内生产力较低,但人口又较多,这样就导致许多男丁没有稳定工作,只能靠打零工来艰难果腹。而列强由于四处征战,军队士兵又全是男人,多年战斗下来,男丁损失严重,劳动力也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也是因此,他们才多次侵略我国,在带走财富的同时,还带走了大量的劳动力,用于充实他国的劳工空缺。多少年间,几乎所有列强,都在我国掠夺过大量劳动力,而掠夺规模最大的,则是法国。
法国第一次在中国掠夺劳工,是在北洋军阀时期。当时法国出现严重劳动力缺陷,为了解决劳动力缺口问题,法国内部会议决定,与北洋政府达成合作,在中国寻找大量劳工,将他们带到法国从事基础行业劳作。
看到巨大的利益后,北洋军阀当即同意了合作请求,开始欺骗中国百姓。为了帮助法国寻找劳动力,北洋军阀开始到处寻找廉价劳动力,吹嘘国外工作有的好,编造出众多劳动福利,将我国数十万的劳工骗到了法国,开始任人摆布。
3.被骗到法国后的种种遭遇
数十万人到了法国,并没有看到什么轻松简易的工作,有的只是各种高压劳作与少的可怜的粮食。在异国他乡,他们被分到了各种公路、铁路、煤矿上去工作,辛辛苦苦劳作许久,有时连果腹之粮都赚不到,令人既怜惜又愤恨。
虽然这数十万人在法国受尽苦难,只能苦中寻乐,期盼着回国日期的到来。但国内百姓对他们的遭遇却一概不知,在北洋军阀的宣传下,大家还以为他们在法国过好日子,对他们十分羡慕。
到了一战之后,各个列强损伤惨重,缺乏男性劳动力的法国更是十分凄惨。战争过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便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因为战争的原因,几十万法国女郎失去丈夫,家庭破灭,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又少有男丁,这让几十万法国女郎瞬间变成单身女子,对未来了无期望。
为了解决几十万法国女郎的燃眉之急,法国高层决定,给予当年来法的中国劳工一定的自由,并且同意他们与法国女郎结为夫妻。
自此之后,几十万法国女郎便开始挑选自己的如意夫君,开始与这些外来的华人劳工结合,组成家庭,随后成家立业。虽然与法国女郎成亲,在法有了家室,但却没有什么人道援助,日子依旧困难,但好歹有了幸福的依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用《过零丁洋》中的这句话,来形容这件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在国家动荡的情况下,他们被骗去异国他乡辛苦劳作,面对无止境的工作以难以饱腹的口粮,他们只能苦中作乐,期盼希望到来。幸好到后来允许与法国女郎结合,成家立业,也算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吧。故事至此结束,那么关于十几万华工被骗出国,说是去挖煤,等着他们的却是几十万法国女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相信关于还对铁路安全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最终该男子及其家人被带走并处理且被罚款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诺翊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