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保密期限?一般是多久? (一)

如何确定保密期限?一般是多久?

保密期限是根据国家秘密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对国家秘密事项作出的保密时间限度的规定。实践中,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关于保密期限确定的依据。机关、单位应当对照相关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保密事项范围对保密期限有明确规定的,依照规定执行;没有规定具体保密期限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保密法规定的保密期限内确定。保密事项范围规定的保密期限一般是指最长期限。

二是关于保密期限的具体形式。保密期限有三种形式,即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具体的保密期限一般应当以日、月或者年计,如规定某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保密期限为30日、6个月或者5年。解密时间,即具体的日期或时刻。解密条件是指能够明确判断由于某种情形的出现或者事件的发生,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即告终止,如将某一国家秘密事项以执行完毕或者会议结束作为解密条件。

三是关于长期的问题。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考虑到有些国家秘密事项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长期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即使确定为最长保密期限,也难以满足保密需求。因此,有的保密事项范围规定了某类国家秘密事项保密期限为“长期”。对该类事项,机关、单位定密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不得擅自做出改变其保密期限的决定。

四是关于保密期限的计算方法。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标明的制发日起计算;不能标明制发日的,确定该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应当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计算。标明的制发日,是指机关、单位在正式制发的国家秘密载体上标明的日期,如在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上盖章落款的日期。

保密期限包括的形式有哪三种 (二)

保密期限分为三种:

1. 长期保密:

长期保密指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极其重要信息的保护期限,通常设定为数年至数十年。这类秘密对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长期严格保密。

2. 中期保密:

中期保密涉及的是重要性稍逊于长期保密的信息,其保护期限通常在几个月到数年之间。这类信息对于国家的利益同样重要,因此需要一定期限的保护。

3. 短期保密:

短期保密适用于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信息,保护期限通常为几天到几个月。这类信息虽然敏感性较高,但保密期限较短,一旦过了特定时期,就可以公开。

保密期限包括的形式有 (三)

保密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公文中的机密文件和绝密文件的区分:

1、密级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九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文件是国家最高级别的保密性文件;

2、含义不同。“绝密文件”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文件,泄露绝密文件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文件”是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机密文件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秘密文件的载体主要有哪几类

1、以文字、图形、符号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载体。如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文稿、档案、电报、信函、数据统计、图表、地图、照片、书刊、图文资料等;

2、以磁性物质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如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磁盘、磁带、录音带、录像带等;

3、以电、光信号记录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如电波、光纤等。国家秘密以某种信号形式在这种载体上流动、传输。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才能把这种涉密信息还原,知悉具体内容。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保密期限包括的形式有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诺翊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