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2、一个国家的经济,是怎么看,是不是看GDP,发张经济图来?
- 3、美国产业结构(第10版)内容简介
- 4、美国霸权如何导致了经济泡沫?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

优质回答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直接导致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之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特点
背景:①面对1929年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②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③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了广泛支持,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的第32任总统。
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内容:①金融方面,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②工业方面,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③农业方面,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④社会福利方血,救济失业的同时,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特点:①政府对经济实行全方位的干预。②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③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二、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①罗斯福新政,开始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进而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②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③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开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如下:①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寻求摆脱危机的道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②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新建公共工程等。③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④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⑤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怎么看,是不是看GDP,发张经济图来? (二)
优质回答首先可以肯定的是GDP肯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一个国家经济发达与否,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GDP的规模。
纵观世界上那些发达的地区,以及我国那些发达的省份,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发达不是建立在强大的GDP基础上。比如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GDP达到20.5万亿美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经济体。再比如广东作为我国最发达的一个省份之一,他的GDP规模超过10万亿人民币,也是我国GDP体量最大的一个省份。再比如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北京这些发达省份,大部分的GDP体量都是比较大的。
相反,纵观我国西部一些落后省份,比如广西,云南,西藏,青海等,大部分地区的GDP规模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小的。
所以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很多人在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时候,往往也是通过GDP规模来衡量的,一般情况下,GDP规模越大代表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如果GDP越小,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也是比较低的。
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单纯的看GDP,还要看其他因素:
1、GDP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很多东西的强大都是建立在GDP强大的基础上,没有强大的GDP做后盾,很多事情都是没法开展的。
2、但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仅要看GDP这么简单,还要看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上市公司数量、科技实力等等。
3、在现实当中虽然有一些国家的GDP比较大,但它的经济实力未必就见得很强,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印度目前的GDP规模可以排在全球第7位,但是人均GDP却排在全球150位之后,目前很多印度人的收入水平都相对比较低,在一些边远的地方甚至都没有通电,甚至有些人连饭都吃不饱。
4、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印度的GDP规模很大,但经济实力其实是一般般,经济竞争力也并不怎么好。毕竟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如果光有庞大的GDP规模,但是居民水平却比较低,那再高的GDP总量其实也是比较虚的。
5、相反,目前全球有很多国家,虽然他们的GDP规模比较小,但是他们的全球竞争力以及居民水平却非常高,这一点在欧洲很多小国表现的尤为明显。
6、可见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单单看GDP这么简单,而是要综合各方面的实力,毕竟经济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果某一个环节特别强,但其他环节相对比较弱,那就会影响整体的发展。
7、总之GDP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GDP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考核因素,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除了看GDP规模之外,还需要同时把居民收入水平,社会福利,科技水平等各方面都提高起来。
美国产业结构(第10版)内容简介 (三)
优质回答《美国产业结构(第10版)》对美国经济中的关键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农业、石油业、烟草业、啤酒业、汽车业、计算机业、电影娱乐业、航空业、商业银行业、医疗保健业、电信业和大学体育业等12个领域。本书详细探讨了这些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特性及其与政策的关联,为理解美国经济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每一章节都深入剖析了特定产业的历史背景、市场格局、竞争行为、市场表现及公共政策的影响。通过对过去的研究,本书旨在揭示产业趋势和未来可能性,同时强调竞争与垄断的动态。尽管各产业特征各异,作者在分析方法上仍以归纳法为主,旨在深入解析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
本书通过分析美国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揭示了美国经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同时,它关注了在经济政策讨论中争议较大的产业,展示了政策决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在最后一章,本书聚焦自由企业经济下的公共政策问题,探讨了政策如何塑造产业生态和经济动态。
总之,《美国产业结构(第10版)》提供了一幅美国经济各产业的全景图,从历史到未来,从现象到本质,全面展示了美国经济的结构和政策影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入理解美国经济的独特性及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
美国霸权如何导致了经济泡沫? (四)
优质回答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美国经济霸权--美元霸权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元霸权导致美国及全球经济结构畸形化,不可持续的畸形结构破裂(表现为债务泡沫破裂)引发的,它是美元霸权的必然结果。
危机路线图:美元长期称霸(凭借美国长期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超能力(全球发钞能力)造就整个国家长期无节制地支出(包括消费、发动战争、充当世界警察…)-->无节制的印钞-->美国社会消费水平及各种成本畸高-->产业大量外移到低成本国家-->美国产业空心化,生产能力大幅萎缩,经济结构畸形化-->形成与其生产能力(相应的真实收入能力)不对称的巨大消费泡沫、债务泡沫-->房价下跌戳穿债务泡沫,危机爆发。
美元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称霸全球,无论是作为结算货币还是储备货币,美元均处于绝对统治地位,扮演着全球货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依赖美国“自律”以外,无人可以制约它。如果一个人有了超强的能量又无人可以制约时,很难避免被滥用,就象好莱坞大片《透明人》中的男主角Kevin Bacon一样。
为什么说是美元霸权导致的泡沫呢。如果没有美元霸权因素,那么,美国要消费我的东西,必须生产出我需要的产品跟我交换,这时,货币只是充当交换的中间工具而已,并应跟交易需要的数量相匹配。有了美元霸权因素,美国就可以让别人都使用它的美元,那么他们就可以少生产甚至不生产东西跟我们交换,只要印印钞票就可以了。如果印印钞票就可以换来他想要的东西,那他还会自已辛苦地生产去跟别人交换东西吗?!这就是美国可以长期维持巨额贸易赤字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美元霸权,根本维持不下去。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美国经济系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诺翊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