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的症状 农药中毒急救常识 (一)
答农药中毒原因
生产性中毒多因设备工艺落后、密闭不严,导致农药跑、冒、滴、漏,或包装时缺乏防护措施,或在运输、储存、销售中发生意外,致农药污染环境或皮肤,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实用性中毒常见于农药使用时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使用方法不当及滥用,经呼吸道或皮肤黏膜吸收中毒。
生活性中毒则包括食用被农药污染的蔬菜、食物,或误用、误食及自服、他杀、投毒等,经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农药中毒的症状
农药毒性的共性表现:局部刺激症状,如接触部位皮肤充血、水肿、皮疹、瘙痒、水泡,甚至灼伤、溃疡,以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硫、除草醚、百草枯等农药作用最强。
神经系统表现:如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等农药中毒常见,引起中毒性脑病、脑水肿、周围神经病而引起烦躁、意识障碍、抽搐、昏迷、肌肉震颤、感觉障碍或感觉异常等。
心脏毒性表现:如有机氯、有机磷、百草枯、磷化锌等农药中毒,常致心电图异常(ST-T波改变、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消化系统症状:多数农药口服可引起化学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砷制剂、百草枯、有机磷、环氧丙烷等农药可引起腐蚀性胃肠炎,并有呕血、便血等表现。
不同农药毒性的独特作用表现:血液系统毒性表现如杀虫脒、除草醚等可引起高铁蛋白血症,甚至导致溶血;肝脏毒性表现如有机砷、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百草枯、杀虫双等农药,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及肝脏肿大。
肺脏刺激损伤表现如五氯酚钠、氯化苦、福美锌、杀虫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百草枯等,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百草枯尚能引起急性肺间质纤维化。
肾脏毒性表现如引起血管内溶血的农药,除因生成大量游离血红蛋白致急性肾小管堵塞、坏死外,有的如有机硫、有机砷、有机磷、有机氯、杀虫双、五氯苯酚等还对肾小管有直接毒性,可引起肾小管急性坏死,严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有机磷农药中毒分为轻、中、重度,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至正常值的50~70%为轻度中毒,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汗、视力模糊、无力、胸闷、瞳孔缩小等症状。中度中毒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至正常值的30~50%,还出现肌肉颤动、轻度呼吸困难、腹痛腹泻、流涎、瞳孔明显缩小等症状。重度中毒胆碱酯酶活力降至正常值的30%以下,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肌肉展颤、瞳孔缩小如针、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农药中毒急救常识
去除农药污染源,防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经皮肤吸收引起的中毒者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裤,迅速用温水冲洗干净;若眼内溅入农药,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20次,然后滴入2%可的松和0.25%氯霉素眼药水。
尽早排除已吸收的农药及其代谢物:吸氧,促进毒物从呼吸道排除;输液,促进农药及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透析,采用结肠、腹膜、肾透析排出毒物;血液灌流,将患者血液引入含有吸附剂的柱内,借助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毒物。
尽早、足量、合并使用等特效解毒剂:对有特效解毒剂的毒物中毒,应尽早、足量、合并应用进行救治,如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解毒,有机氯农药中毒可用巯基类络合剂解毒。
对症支持治疗:及时纠正缺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护好脏器,预防继发感染,加强营养等。
预防措施
加强对生产、保管、使用等人员预防农药中毒知识的宣传,提高重点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改善农药生产设备、工艺,严格操作规程,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和事故发生。
在农药运输中,严格专车(船)装运,专库(柜)保存、专架销售、配药容器及施药器具专用,并明示警告标志,防止污染或误用。
合理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施药规程,正确掌握配药或拌种药液用量和浓度,防止超量使用或滥用。
定期对农药生产工人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护,及时防止农药对接触者的健康危害。
中毒临床表现有哪些 (二)
答中毒临床表现多样性中毒可能导致严重的昏迷、发绀、惊厥、呼吸困难、休克、少尿等症状。皮肤和粘膜也会出现多种症状,如强酸、强碱、煤酚皂液等腐蚀性毒物可导致灼伤;酒精及阿托品中毒会导致皮肤潮红;一氧化碳及氰化物中毒则使口唇粘膜呈樱桃红色;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毒物可引起发绀;致肝损害或急性溶血的毒物如四氯化碳、毒蕈、蛇毒、鱼胆等可引起黄疸。
眼部症状方面,阿托品类中毒表现为瞳孔扩大;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吗啡、氯丙嗪中毒则表现为瞳孔缩小;视神经炎则与甲醇中毒相关。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谵妄,常见于阿托品、酒精、抗组胺药物等中毒;肌纤维颤动见于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昏迷是急性中毒的常见症状,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有机磷、杀虫药等均可引起;可溶性钡盐、三氯化二呻、正乙烷、磷酸三邻甲苯酯、蛇毒等可导致瘫痪;甲乙铅、二硫化碳、CO、有机溶剂、酒精、阿托品、抗组胺药物等可引起精神失常。
呼吸系统症状方面,酒精中毒可有酒味,氰化物中毒有苦杏仁味,有机磷、砷、硒中毒则有蒜味;呼吸中枢兴奋剂、甲醇及水杨酸类中毒可引起呼吸加快,镇静安眠药、吗啡中毒可使呼吸减慢;刺激性气体、磷化锌、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导致肺水肿。
循环系统症状包括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休克等;消化系统症状可能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肝损害等;泌尿系统症状涉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汞、四氯化碳、磺胺、多粘菌素、蛇毒、毒蕈等中毒可引起。
血液系统症状方面,溶血性贫血可见于砷化氢、伯氨喹啉、苯胺、毒蕈等中毒,严重者可发生溶血性黄疸、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白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与氯霉素、抗癌药、苯中毒等有关;出血则可能是由于毒物引起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或毒物引起凝血障碍导致。
氯霉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三)
答氯霉素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特效药物之一,其次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那么氯霉素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氯霉素对血液系统的副作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最严重的一种,多在用药后2~8周发生,死亡率超过50%。表现为不可逆地全部血细胞减少,多因出血、感染等因素死亡。其发生与用药剂量无固定关系,发病机理尚不清,可能与遗传有关。另一种为中毒性骨髓抑制,临床表现贫血或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其发生与用药剂量密切有关,当血药浓度超过 25μg/ml时容易产生此并发症,但停药后可恢复。其发病机理是骨髓细胞线粒体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受到暂时抑制。
2、氯霉素会导致灰婴综合征
早产儿及新生儿接受大剂量氯霉素后引起的一种全身循环衰竭,表现腹胀、呕吐、皮肤苍白、紫绀、循环及呼吸障碍,常在发病数小时后死亡。其发病机理是早产儿或新生儿的肝脏葡萄糖醛酸的结合能力不足和肾小球滤过氯霉素的能力低下,使体内的游离氯霉素浓度显着增高,直接抑制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3、氯霉素对消化系统的副作用
常有轻微恶心、呕吐、腹泻、纳差等。
4、氯霉素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少数病人可出现视神经炎或伴有周围神经炎。极少病人有头痛、抑郁、精神障碍。
5、氯霉素的其他副作用
在孩童使用氯霉素,可增加白血病的发生机率;一般使用的时间越长,发生机率越大。氯霉素亦可造成恶心、呕吐、头痛、腹泻、耳鸣、叶酸缺乏、肝脏功能下降、周边神经炎等副作用。极少数患者可能会产生过敏现象。
就是氯霉素的副作用有哪些的内容介绍,如需了解更多氯霉素副作用等小知识,请继续关注倍领安全网医疗卫生常识栏目吧。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毒临床表现 (四)
答中毒临床表现:
(一)急性中毒:可引起严重的昏迷、发绀、惊厥、呼吸困难、休克、少尿等。
(一)皮肤粘膜症状
1.灼伤:见于强酸、强碱、煤酚皂液(来苏)等腐蚀性毒物中毒。
2.皮肤潮红:如酒精及阿托品中毒使皮肤潮红,尤以颜面为甚;一氧化碳及氰化物中毒,口唇粘膜呈樱桃红色。
3.发绀:引起血红蛋白氧合不足的毒物或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的毒物(如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均可导致发绀。
4.黄疸:致肝损害(如四氯化碳、毒蕈、蛇毒、鱼胆)或急性溶血(如砷化氢中毒)的毒物可引起黄疸。
(二)眼症状
1.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类中毒。
2.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吗啡、氯丙嗪中毒。
3.视神经炎:甲醇
(三)神经系统症状
1.谵妄:见于阿托品、酒精、抗组胺药物等中毒。
2.肌纤维颤动:见于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
3.昏迷:是急性中毒常见症状,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有机磷、各杀虫药等以及很多可引起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的毒物均可引起。
4.瘫痪:可溶性钡盐,三氯化二呻、正乙烷、磷酸三邻甲苯酯、蛇毒等
5.精神失常:见于甲乙铅、二硫化碳、CO、有机溶剂、酒精、阿托品、抗组胺药物等
(四)呼吸系统症状
1.呼吸气味:酒精中毒有酒味;氰化物中毒有苦杏仁味;有机磷中毒、砷中毒、硒中毒有蒜味。
2.呼吸频率:呼吸中枢兴奋剂、甲醇及水杨酸类中毒可引起呼吸加快;镇静安眠药、吗啡中毒可使呼吸减慢。
3.肺水肿:刺激性气体、磷化锌、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引起肺水肿。
(五)循环系统症状 可有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休克等表现。
(六)消化系统症状 可有呕吐、腹泻、腹痛、肝损害的表现。
(七)泌尿系统症状 有些毒物或药物损害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汞、四氯化碳、磺胺、多粘菌素、蛇毒、毒蕈等中毒。
(八)血液系统症状
1.溶血性贫血: 可见于砷化氢、伯氨喹啉、苯胺、毒蕈等中毒,严重者可发生溶血性黄疸、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2.白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见于氯霉素、抗癌药、苯中毒等。
3.出血: 可因毒物(如阿司匹林、氯霉素、抗癌药等)引起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或毒物(如肝素、敌鼠、蛇毒等)引起凝血障碍导致出血。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氯霉素中毒的解救方法的信息,欢迎点击诺翊律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