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放贷属于什么罪

非法放贷属于什么罪

### 非法放贷的罪行归属探讨

非法放贷的定义

非法放贷行为

非法放贷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披上诸如套路贷、校园贷、现金贷等外衣,进行非法牟利。

非法放贷的罪行认定

非法经营罪

非法放贷通常被视为非法经营罪的一种表现。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非法放贷而言,如果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以营利为目的,频繁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即可构成非法经营罪。认定时需综合考虑放贷次数、放贷金额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因素。

其他相关罪名

在某些特定情境下,非法放贷还可能涉及高利转贷罪或骗取贷款罪等其他罪名。例如,若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通常为10万元),则可构成高利转贷罪。此外,若通过欺诈手段骗取贷款并用于非法放贷,还可能触犯骗取贷款罪。

非法放贷的刑罚

刑罚的判定

对于非法放贷的刑罚判定,需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量。若构成非法经营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刑罚的轻重取决于放贷次数、放贷金额、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若涉及其他罪名,如高利转贷罪或骗取贷款罪,则将根据相应法律条款进行定罪量刑。

金融工作人员的特别规定

对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言,若违反规定发放贷款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还可能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这一罪名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行为,对国家和金融制度造成严重侵害。刑罚的判定同样需考虑损失金额、主观过错程度等因素。

总结

非法放贷行为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根据其行为特点和法律规定,非法放贷通常被视为非法经营罪的一种表现,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还可能涉及其他罪名。对于非法放贷的刑罚判定,需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量。因此,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打击非法放贷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

如何认定非法放贷 (一)

1、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份意见明确规定了,个人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额市场秩序的,情节严重的,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2、年利率36%,这一条线为什么构成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

年利率36%,是来自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规定,出借人和借款人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36%部分的利率无效,得不到法院支持。所以《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将实际年利率36%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

3、非法放贷数额如何认定?

非法放贷数额,应当以实际出借给借款人的本金金额认定,也就是借款人到手的本金。

以介绍费、咨询费、管理费、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名义和以从本金中预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的,而相关数额在计算实际年利率时均应计入。

非法放贷行为人实际收取的除本金之外的全部财物,均应计入违法所得。

非法放贷行为未经处理的额,非法放贷次数和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非法放贷对象数量等应当累计计算。

什么叫个人非法放贷 (二)

个人非法放贷是指个人在未经金融监管机构批准、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以高额的利息向他人提供贷款,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之一。这种行为通常存在以下特点:

1、利率高:个人非法放贷的利率往往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甚至会达到数倍甚至数十倍之高。

2、非法性强:个人非法放贷没有经过相关的金融监管机构批准,也没有取得相关的资质,因此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3、风险高:由于缺乏金融监管和保障,个人非法放贷的风险往往较高,借款人容易陷入无法偿还的债务困境。

4、违法性强:个人非法放贷属于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将面临法律责任和处罚。以

下情形属于个人非法放贷:

1、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高利息吸收存款后私自放贷;

2、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

3、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银行名义为单位之间非法拆借巨额资金做担保。

综上所述,建议广大市民在选择借款渠道时,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避免接触非法金融活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违法放贷一般判几年 (三)

非法放贷涉及的法律后果严重,一旦诈骗金额超过2000元,将面临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无论借贷双方,只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伪造合同,欺诈借款人获取“违约金”、“保证金”、“手续费”,或是制造假银行流水、到账证明,甚至通过威胁、诱导、欺骗手段,让借款人签订新的非法合同,均构成诈骗罪。

在司法实践中,此类行为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因此法律对之严惩不贷。一旦被认定为诈骗罪,放贷人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非法放贷的判罚不仅仅是针对放贷行为,还包括了对借款人欺诈的处罚。这意味着,无论是放贷者还是借款人,如果存在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总的来说,非法放贷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金融法规,也触犯了刑法。一旦涉及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进行借贷活动时,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

私人放贷犯法吗 (四)

私人放贷是否犯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因此,这种情况下放贷款的,属于犯法。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情节严重,但单次非法放贷行为实际年利率未超过36%的,定罪量刑时不得计入:

1、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的;

2、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的;

3、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的;

4、造成借款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非法经营罪的量刑标准:

1、犯本罪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五倍以下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相信关于非法放贷属于什么罪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诺翊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