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 (一)

79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

优质回答1. 根据1979年刑法,追诉时效的规定如下:

- 对于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时效为五年;

-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时效为十年;

-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 若二十年以后仍需追诉,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在采取强制措施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2. 时效的概念是指,一旦权力归于消灭,对犯罪人就不能再追诉或执行刑罚。时效完成是刑罚消灭的重要制度之一。如果一个人犯罪后经过一定期限未被追诉或执行刑罚,且未再犯新罪,可推断其已悔改,不致再危害社会。此时,追诉或行刑已无意义。时效制度的实施既符合我国适用刑罚的目的,又有利于司法机关的工作和稳定社会秩序。但为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时效逃避制裁,刑法同时规定了时效中断和延长制度。

3. 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而行刑时效是指对被判刑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追诉时效,未明确规定行刑时效。

4. 追诉期限的计算有两种情况:

- 一般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 连续犯或继续犯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5. 追诉时效的延长分为两种情况:

- 在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6. 追诉时效的中断规定为: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一规定表明,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是犯罪人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不论新罪的性质和刑罚轻重。

刑法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的区别 (二)

优质回答刑法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在刑事法律中都是关于案件追诉时间的重要概念,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追诉期限的定义与性质

追诉期限,又称追诉时效期限,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法定追诉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依法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超过法定追诉期限的,不再追究。追诉期限的设置旨在确保刑事追诉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防止因时间过长导致证据丢失或难以收集,从而影响司法公正。

二、追诉时效的定义与适用

追诉时效,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经过一定期限,司法机关不再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与追诉期限不同,追诉时效的设立更多是基于对犯罪人的人道关怀和社会再适应的考虑。当犯罪行为经过一定期限后,即使司法机关尚未启动追诉程序,也不再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究。这有助于犯罪人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

三、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的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追诉期限是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期限,具有强制性;而追诉时效则是基于人道关怀和社会再适应的考虑,对犯罪人进行的一种法律豁免。

2、适用条件不同:追诉期限的适用取决于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司法机关启动追诉程序的时间间隔;而追诉时效的适用则取决于犯罪行为发生后经过的固定时间段。

3、法律后果不同:超过追诉期限,司法机关不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而超过追诉时效,犯罪人将获得法律上的豁免,不再受到刑事追究。

综上所述:

刑法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虽然都是关于案件追诉时间的规定,但二者在法律性质、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确保刑事追诉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规定: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八条规定: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九条规定: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关于刑事追诉时效有何规定 (三)

优质回答刑事追诉时效的规定如下:

基本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期限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

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十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二十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但如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法定最高刑”的解释:指根据犯罪分子的具体犯罪情节,与其所犯罪行对应的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量刑档次中的法定最高刑。“不满”、“”包含本数。

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形:逃避侦查或审判: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应立案而不予立案: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 (四)

优质回答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限根据犯罪行为可能判处的刑罚不同而有所差异:

若犯罪行为最高刑罚不满五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期限为五年。若为五年不满十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期限为十年。若为十年不满十五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期限为十五年。若为无期徒刑或死刑,追诉时效期限为二十年。但需注意,在特殊情况下,若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究刑事责任的,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此外,以下两种情况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犯罪者逃避侦查或审判:无论犯罪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期限,如果犯罪者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那么将不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司法机关拒绝立案:如果在追诉期限内,被害人提出控告,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拒绝立案,同样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刑事追诉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诺翊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