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和侵占罪的区别

职务侵占和侵占罪的区别

在法学领域,职务侵占与侵占罪是两个经常被提及且需要仔细区分的概念。这两种犯罪行为虽然在表面上都涉及对财物的非法占有,但在法律定义、犯罪构成、定罪量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职务侵占与侵占罪的区别,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职务侵占与侵占罪的基本概念

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关键在于“利用职务便利”,即行为人利用了在本单位担任的职务所形成的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而侵占罪则是指自然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犯罪主体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且这些人员必须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这排除了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因为他们如果实施类似行为,可能会构成贪污罪等其他罪名。而侵占罪的主体则是一般主体,不受身份、职业等限制。

三、犯罪对象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这些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只要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将其非法占为己有即可。而侵占罪的对象则相对特定,主要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这些财物一般为动产。

四、行为表现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这里的“非法占为己有”可以是将财物据为己有,也可以是采取其他手段使财物脱离单位控制。而侵占罪的行为表现则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出。

五、定罪量刑标准的区别

在定罪量刑方面,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也有显著差异。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一般为数额较大,即六万元,而侵占罪的立案标准相对较低,侵占数额较大一般指五千元至二万元。此外,两者在刑罚上也有所不同。职务侵占罪根据侵占数额的大小,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至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而侵占罪则属于

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怎样区分 (一)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方面:

职务侵占罪: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侵占罪: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主体:

职务侵占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侵占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客观方面:

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即化公为私。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财物是否先已为其持有不影响本罪成立。侵占罪:必先正当、善意、合法地持有了他人的财物,再利用各种手段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行为不必要求利用职务之便。

侵犯对象: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国有、集体和个人财物。侵占罪:侵犯的仅是他人的特定物,即为自己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且他人仅指个人,不包括单位。

侵犯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占罪:侵犯的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法律处理:

职务侵占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侵占罪:只有告诉的才处理,即属于自诉案件。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在主观方面、主体、客观方面、侵犯对象、侵犯客体以及法律处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二)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如下:

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仅限于行为人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公司、企业或单位的财物。侵占罪:犯罪对象范围较广,几乎包括所有具有所有权关系的财产。

客观表现形式不同:

职务侵占罪:主要利用主管、管理、经手的本公司、企业或单位财物的职务便利,将数额较大的财物据为己有,且只要实施了非法占有即构成犯罪。侵占罪:表现为将数额较大的他人财物占为己有并拒不退还或交出,拒不退还或交出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

犯罪主体不同:

职务侵占罪: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主管、管理、经手本公司、企业或单位财物的人员。侵占罪:主体是任何持有他人财物的人,不限于特定身份或职务。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和侵占罪在犯罪对象、客观表现形式以及犯罪主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三)

优质回答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条款:

侵占罪依据的是《刑法》第270条。职务侵占罪依据的是《刑法》第271条第1款。

案件性质:

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为自诉案件。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为己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为公诉案件。

涉及财物:

侵占罪仅限于特定的财物类型,且需达到一定数额标准。职务侵占罪不限于特定财物类型,涉及单位财物,同样需达到一定数额标准。

处罚方式:

侵占罪需达到“拒不退还”的情况才能构成犯罪,最高刑期为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职务侵占罪在侵占后即可构成犯罪,退还、归还或交还财物后可减轻或从轻处罚,最高刑期可达15年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诉讼程序:

侵占罪需由受害人主动起诉,否则法院不予处理。职务侵占罪受害人不能自行起诉,需要通过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起诉和法院审理完成。

综上所述,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在法律条款、案件性质、涉及财物、处罚方式以及诉讼程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有何区别 (四)

优质回答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如下:

客观行为方式不同:

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将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侵占罪:无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只需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并且在被要求归还时拒不退还或交出。

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这些财物可能属于国有、集体或个人。侵占罪:所侵犯的是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

犯罪主体不同:

职务侵占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属于特殊主体。侵占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在客观行为方式、犯罪对象以及犯罪主体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区别有助于在法律实践中准确区分和认定这两种犯罪行为。

通过上文关于职务侵占和侵占罪的区别的相关信息,诺翊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诺翊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