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逃税为哪些判刑 (一)

答代购逃税被判刑,主要是因为触犯了走私罪,特别是走私普通物品罪,具体判刑情况如下:
偷逃税额在5万元不满15万元的:
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款在偷逃税额的1倍至5倍之间。
偷逃税额在15万元不满50万元的:
将处以3年10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同样在偷逃税额的1倍至5倍之间。
偷逃税额在50万元的:
将被处以10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罚款或没收财产。若情节特别严重,还将处以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根据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规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以及没收财产等。
请注意,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判刑情况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判决来确定。
偷税漏税一千万怎么处罚 (二)
答偷税漏税1000万的行政处罚标准是补交少交的税款,征收滞纳金,按照少交税款的50%5倍以下进行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逃税罪的判刑标准是3~7年左右的有期徒刑。 一、偷税漏税一千万怎么处罚
《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逃税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的。
其实,偷税漏税1000万并不代表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除非纳税人5年内因为偷税漏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了,不然就算是偷税漏税1000万元,接受过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的,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5年内2次偷税漏税多少钱可以判刑 (三)
答5年内两次偷税漏税,不管偷税漏税的数额是多少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5年内因为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之后又偷税漏税的,根据偷税漏税的数额,判处3~7年不等有期徒刑。 一、5年内2次偷税漏税多少钱可以判刑
5年内2次偷税漏税,不论数额是多少都会被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逃税罪的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的;
三、偷税漏税的行政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我国,如果纳税义务人是第1次偷税漏税,那么不管当事人偷税漏税的数额是多少,在已经接受了行政处罚的情况下通常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是接二连三的违反税收方面的法律制度,性质是非常恶劣的。
偷税漏税要坐几年监狱? (四)
答3年,犯罪情节严重,造成巨大损失的,可处以3年到7年以下有期徒刑。偷税漏税被判入狱的刑期根据偷税的具体金额来判定,金额越大入狱时间越长,并且还需要缴纳一定的滞纳金。 一、偷税漏税要坐几年监狱
需要入狱三年,偷税漏税数额巨大的,可入狱三到7年不等。具体的量刑标准是:
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罪 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5、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6、税务、海关、银行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本罪犯罪人相勾结,构成本罪共犯的,应当从重处罚。
7、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偷税漏税认定标准
1、认定逃税罪,要注意准确认定其客观方面,即逃税行为的认定。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对这一类行为比较好理解,与刑法条文修改前的偷税具体手段无大的区别,常见的如: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涂改等;未经税务主管机关批准而擅自将正在使用中或尚未过期的账簿、记账凭证销毁处理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2)、不申报。是指不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的行为。这也是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的一种常用手法,情况要比前一类复杂一些。主要表现为已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法人实体不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登记,或者已经办理纳税登记的法人实体有经营活动,却不向税务机关申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行为等。
2、认定逃税罪,需要注意逃税罪的初犯只要满足法定条件,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逃避缴纳税款达到规定的数额、比例标准,已经构成犯罪的初犯,满足以下三个先决条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
(2)、缴纳滞纳金。
(3)、已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修正案规定,对逃税罪的初犯在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后,还应当由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才不追究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属于违法犯罪行为,直接责任人需要承担法律后果,根据偷税漏税的数额来确定判刑的期限,达到纳税额的百分之十,即可构成判刑的基准,企业在日常经营时应当及时缴纳税款,避免偷税漏税行为,否则会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被起诉了会被判刑几年 (五)
答偷税漏税的法律后果取决于逃税金额与应纳税额的比例。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则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逃税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则将被判刑三年七年以下,并处罚金。单位犯罪时,单位将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也会受到相应处罚。
对于扣缴义务人,如果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同样会根据逃税比例接受处罚。多次实施逃税行为,未经处理的,将累计数额计算处罚。
若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及时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并已受过行政处罚,且未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则可能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需注意,一旦有上述情况出现,逃税行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逃税判刑多少年,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诺翊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