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开增值税和偷税漏税哪个罪大

虚开增值税与偷税漏税:哪个罪行更严重
在探讨虚开增值税与偷税漏税哪个罪行更严重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两者的定义及各自的法律后果。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两种违法行为,还能准确判断其社会危害性和法律严惩的必要性。
一、虚开增值税的定义与法律后果
虚开增值税,是指违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规定,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税收征管秩序,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罪行,根据虚开税款数额的大小和其他情节的严重程度,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以及高额罚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虚开增值税的行为往往伴随着巨额税款的流失,对国家财政造成极大冲击。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从法律和社会危害性的角度来看,虚开增值税是一种性质极为恶劣的犯罪行为。
二、偷税漏税的定义与法律后果
偷税漏税,则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从而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通过隐瞒收入、虚报支出等手段来减少应纳税额,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税务机关将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偷税漏税不像虚开增值税那样直接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其对国家税收安全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偷税漏税行为不仅减少了国家税收收入,还损害了税收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助长社会上的不诚信风气,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三、虚开增值税与偷税漏税的比较
在比较虚开增值税与偷税漏税的罪行大小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从行为性质上看,虚开增值税直接涉及国家税收征管的核心环节,通过虚构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税款,其性质更为恶劣。而偷税漏税虽然也违反了税收法规,但其手段相对隐蔽且多样,主要通过隐瞒和虚假申报来减少应纳税额。
从法律后果上看,虚开增值税的处罚通常较为严厉,因为这种行为往往涉及巨额税款流失和社会危害较大。而偷税漏税的处罚则根据偷税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情节较轻的可能只面临税款追缴和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则可能构成犯罪并受到刑事处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虚开增值税还是偷税漏税,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因此,作为公民和企业,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诚信纳税,共同维护国家税收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
四、全文总结
综上所述,虚开增值税与偷税漏税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都对国家税收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尽管两者在行为性质、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都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并坚决打击。作为公民和企业,我们应该增强税收法治观念,自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的税收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增值税票罪中的税额是多少?
- 2、虚开增值税发票与偷税漏税有什么区别
- 3、虚开增值税算偷税漏税怎么处罚
虚开增值税和偷税漏税哪个罪大的相关问答
增值税票罪中的税额是多少? (一)
贡献者回答如果虚开的税款金额超过1万元则构成了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虚开的税款数额每增加3 000元或实际被骗取的税款数额每增加1 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一、增值税票罪中的税额是多少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量刑格】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虚开的税款数额每增加3 000元或实际被骗取的税款数额每增加1 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不满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不满5000元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本罪论处,基准刑为拘役刑。
【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0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万元的,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虚开的税款数额每增加6 000元或实际被骗取的税款数额每增加3 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十年有期徒刑量刑格】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50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3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虚开的税款数额每增加1万元或实际被骗取的税款数额每增加5 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缓刑适用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30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25万元的;
(二)曾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行政处罚或判刑的;
(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累计5次的;
(四)未按规定缴纳60%罚金的。
二、主体分类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体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非增值税纳税人。从主体资格上来看,可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有权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整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总数上,这种主体实施此种犯罪所占比例较少,但仍时有发生。
第二类是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单位和个人。此种主体实施本罪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销售货物,为他人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或者为了多抵扣税款,在购进货物时请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种是用本单位领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收取“开票费”为条件,到处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取暴利。
第三类是不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单位和个人。这些单位和个人,有的通过非法手段,如盗窃、骗取、抢劫、抢夺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的则通过拾取、他人赠与、他人转让等方式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虚开,借以牟利。他们虚开使用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自己虚开以骗税、偷税等;有的是为他人虚开以牟取“开票费”等。
近几年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随之建立起来,那么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履行纳税的义务,如果在计算纳税金额时出现了任何偷税漏税的行为时,相关企业以及负责人也是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如果在开具发票的时候,出现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也是属于偷税漏税行为。
虚开增值税发票与偷税漏税有什么区别 (二)
贡献者回答虚开增值税发票与偷税漏税事件认定犯罪标准和类型、事件客体、刑法责任有所不同。
1、事件认定犯罪标准和类型不同
纳税人偷税漏税有三种情形可认为犯罪。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
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的。
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的。
虚开增值税发票判定为犯罪的为选择性罪名,可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罪”、“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
2、事件客体不同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
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
数额较大的行为。
虚开增值税发票认定为犯罪的侵犯客体是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税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可以抵扣大量税款,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3、刑法责任不同
纳税人逃税行为详见《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的规定如下: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虚开增值税发票详见《刑法》第二百零五条对的规定如下:
单位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虚开增值税算偷税漏税怎么处罚 (三)
贡献者回答虚开增值税算偷税漏税的处罚如下:
罚款:会被处以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五倍以下的罚款。刑事责任:如果虚开增值税情况严重,构成逃税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刑罚依据逃税金额的大小而定,例如,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逃税数额在一万元不满十万元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五倍以下罚金;逃税数额在十万元的,可能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五倍以下罚金。
重点内容:虚开增值税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构成犯罪,受到刑事处罚。因此,企业应严格遵守税法规定,避免虚开增值税等违法行为。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诺翊律网关于虚开增值税和偷税漏税哪个性质严重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