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职务侵占罪有什么区别?????
- 2、非国家人员贿赂罪数额
- 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如何界定
- 4、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不同内容区分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本文目录导航: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职务侵占罪有什么区别????? (一)

最佳答案不一样,一般来讲,受贿罪量刑要重一些。
受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区别:
1、所侵犯的客体不同。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受贿罪所侵犯的是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2、主体不同。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是指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中从事领导、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如公司的董事、监事以及公司、企业的经理、厂长、财会人员以及其他受公司、企业聘用从事管理事务的人员。“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非国有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如教育、科研、医疗、体育、出版等单位的从事组织领导以及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
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3、立案标准不同。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必须受贿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
受贿罪中数额5000元以下,情节较重的,也可以构成犯罪。
4、法定最高刑不同。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最高处15年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163条规定,犯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受贿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受贿数额巨大的,处5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受贿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个人受贿数额在十万元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补充: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个是他人财物,一个是公有财产。
非国家人员贿赂罪数额 (二)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数额较大”指6万元,“数额巨大”指100万元。
(1)6万元以下不属于刑事案件
(2)6万元,不超过100万元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100万元为五年有期徒刑,可以没收财产。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如何界定 (三)
最佳答案依照与之密切关联的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条文,非国家公职人员受贿罪既是指,身担一定职务角色如在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单位的员工,擅自利用其手中的职权便利,以暗示或其他不合法手段从他方获取财物,继而为他人谋求权益。
至于职务侵占罪,则是指向上述类型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同样利用自身职权便利趁机将所在单位的财务资源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
根据金额的大小不同,相关惩罚也有所区别:
若涉案金额累计达到人民币6万元,犯罪嫌疑人将会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有缴纳罚金的义务;
若涉及金额高达100万元,则会受到3年、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处,以及相应的罚金刑罚;
而一旦涉案金额无比巨大或存在其他极其严重的情节,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甚至终身监禁,并且还需承担可怕的罚金责罚。
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不同内容区分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四)
最佳答案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不同内容来区分,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要区别如下:
利用职务便利的内涵:
职务侵占罪:行为人基于工作职责能够占有、处分本单位财物。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更侧重于对单位财物的直接管理、控制或处置权。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负责、主管或参与某项工作的职权范围内的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更多体现在利用职权为他人提供方便或帮助。
犯罪对象的不同:
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既包括本单位所有的财物,也包括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用或运输的他人财物。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犯罪对象是他人给付的财物、回扣以及手续费,这些财物通常与行为人的职权行为相关联,是作为对行为人职务行为的回报或酬谢。
结合案例分析:
在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案例中,欧阳某征利用职务便利为刘某在承揽高压电力工程等方面提供帮助,并收受刘某的转账,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体现在为刘某提供业务上的帮助。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的案例中,陈某利用其作为分部经理的职权,建议公司租赁赵某宁的铺位,并从中获取好处费,同样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体现在利用职权为公司选择租赁场所的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单位财物的管理、处置权与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不同,以及犯罪对象的不同。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和职务侵占罪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诺翊律网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