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十一 (一)

刑法修正案十一

优质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是对《刑法》中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关条文,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设机构予以修改、补充,加以完善的《刑法》修正案,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该修正案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20年6月28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草案拟从六方面对刑法进行修改完善,共修改补充30条。

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草案规定,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奸淫幼女罪,草案指出,对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等严重情形明确适用更重刑罚。2020年12月22日,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审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三审稿均作出进一步修改完善。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什么时候施行? (二)

优质回答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正式施行,此次刑法修改新增了十多种罪名。

此次修正案除了下调未成年人刑责年龄、增加高空抛物、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犯罪等亮点外,对涉知识产权类犯罪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共修改8处,适当提高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六个犯罪的刑罚,进一步加大了惩治力度,并增加规定了“商业间谍”犯罪。

扩展资料

涉及知识产权修改的条款内容的七个要点:

1、【商业秘密罪】落实中美经贸谈判第一阶段协议。

中美谈判达成的经贸协议第一章系知识产权,协议约定中国应列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其他行为,尤其是“电子侵入、违反或诱导违反不披露秘密信息或意图保密的信息的义务……”。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对第219条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修订,落实了中美经贸谈判第一阶段协议约定的侵犯商业秘密其他行为等内容。

2、加大知识产权类犯罪的处罚力度,将该罪原最高量刑限制的七年,更改为了十年。

此次修正案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所有罪名中,除假冒专利罪外,均删除了管制、拘役的主刑。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均由有期徒刑作为量刑起点。

在具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行为中,延长刑期,相同的的犯罪情节,原来可能量刑在3年以下或3至7年,修正案延长至5年以下或3至10年,增大了可适用刑罚惩治的力度。

3、增设商业间谍犯罪

将“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行为列入刑法分则条款。该条款设定于现今金融经济体系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息息相关,中美贸易战背景之下,中美磋商所签署的协议更是以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相关内容为核心要素。此背景之下,规范商业秘密保护、促进国内外交易环境规范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公平竞争、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商业间谍罪”的增设,对一些企业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将是极大的遏制,提醒一些企业避免沾染、涉及该罪名;也赋予了商业主体可以通过该罪名的设置以防范他人侵犯自己的商业秘密、有效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

4、修改侵害行为,增加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类型。

明确把“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纳入认定刑事犯罪的手段;针对侵权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对黑客手段非法入侵、电脑病毒植入等计算机领域窃取机密方式做出防范。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商业秘密的概念,这将对商业秘密的认定产生两种影响, 一种是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具有开放性,可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另一种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打击的泛化,“类推解释”的客观风险增加了。

5、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新增“服务商标”,将服务商标的保护地位上升到与商品商标等同。

修改后的刑法第213条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服务商标是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为将自己提供的服务与他人提供的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标志。与商品商标一样,服务商标可以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声音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而构成(如,微软、谷歌均为服务品牌)。

我国1988年开始采用《商标注册用商品与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后为履行相关的知识产权条约,1993年修改《商标法》时添加了服务商标内容。但在刑事法律中,始终未将服务商标纳入到知识产权犯罪领域的保护范围中,基于刑法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实践中亦未对侵犯服务商标的行为予以定罪处罚。此次修正案将无形化的服务增加进来,是更重视服务品牌的法律保护。

6、修改后的侵犯著作权罪将抖音、快手、斗鱼等短视频、网络直播及网游动画等纳入保护范围。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随之变化巨大,抖音、斗鱼为代表的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娱乐产业蓬勃发展。此前新《著作权法》【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自2021年6月1日施行】已经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作品的定义,并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这一兜底条款修改为“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突破了作品类型法定原则,形成作品客体类型开放的格局。

所以,这次《刑法修正案(十一)》在条款中将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涉及的“电影、电视、录像作品”与新著作权法同步修改为“视听作品”,增加了“美术作品”,并增加了对著作权邻接权中的表演者权利的保护,及明确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侵权行为,也与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相互衔接。

7、假冒他人专利罪量未作修改。

前文提及刑法修正案(十一)知识产权专节修改的主要趋势是从严从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在著作权、商标、商业秘密等都有所体现,但是假冒专利罪未做任何修改,刑罚仍然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解读关于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部分修改 (三)

优质回答刑法修正案的部分修改解读如下:

刑事责任年龄调整:

新增规定: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且情节恶劣,且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情况下,也需负刑事责任。

干扰驾驶入刑:

新增条款:针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暴力、抢控驾驶操纵装置,或在车辆行驶中擅自离岗与他人互殴或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设置了一年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能处以罚金。

扩大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的入罪人群及刑罚:

增加处罚对象:药品使用单位人员明知是假药、劣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将依法受到处罚。刑罚加重:生产、销售假药的刑罚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增加至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生产、销售劣药的刑罚也相应增加。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

强奸罪补充规定: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法定刑范围扩展到十年有期徒刑。特殊职责人员性侵未成年女性:规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情节恶劣的则可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罪处罚明确:包括猥亵儿童多人或多次、造成儿童伤害或严重后果、猥亵手段恶劣等情形。

加强对英雄烈士名誉的保护:

新增条款:对于侮辱、诽谤或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加强疫情期间的传染病防治刑事保护:

增加刑事责任:拒绝执行县级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控制措施的行为,将承担刑事责任。

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入刑:

新增条款:将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的行为纳入刑罚范围。

冒名顶替上大学入刑:

新增条款:对于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行为,规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的刑罚。

高空抛物入刑:

新增条款:从建筑物或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入刑:

新增条款:对于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明知运动员参加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竞赛的行为将被从重处罚。

增加商业间谍犯罪与降低侵犯商业秘密罪入罪门槛:新增条款:对于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行为,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将处以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降低入罪门槛:商业秘密的范围可能扩大,并且不再以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为前提条件。

刑法修正案十一有袭警罪吗 (四)

优质回答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当中有明确的袭警罪规定。如果犯罪人以暴力的手段进行袭击执行职务的警察的话,那么会以袭警罪判处相关刑罚。同时情节严重的,比如使用机动车撞击执行职务的警察的话,那么会判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 一、刑法修正案十一有袭警罪吗

在《刑法》的修正案当中有关于袭警罪的有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首次对袭警单独设置法定刑。

构成袭警罪应当具备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实施了暴力袭击的行为,但不要求造成后果。所谓暴力袭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第一条进行了详细的列举:

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下列行为的,属于“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

(1)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行为;

(2)实施打砸、毁坏、抢夺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行为。

2.暴力袭击的对象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如果行为人袭击的对象不是人民警察而是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袭击的人民警察不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都不构成本款规定的袭警罪。

二、袭警罪一般拘留多少时间

对警察实施袭击行为的,可能会涉及到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两种情况,两情况拘留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相关分析如下。

1、如果袭击警察致警察出现轻伤伤情的,就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可以进行刑事拘留。

2、如果袭警造成警察出现轻微伤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法的情形,可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

3、如果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袭警造成妨害公务的,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加重处罚。

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当中有袭警罪的有关规定。如果是袭警导致轻伤的话,一般会被刑事拘留,最长期限不能超过三十七天。如果是袭警导致轻微伤的话,会被拘留五天。如果袭击警察情节比较严重的话,会以袭警罪进行量刑。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刑法修正案十一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诺翊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