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调休,这个让无数上班族又爱又恨的制度,其实是由我们国家的国务院制定的。为了更好地平衡工作与休假,让人们在享受法定节假日的同时,也能尽量减少对工作的影响,国务院办公厅每年会根据全国假日办的建议和实际情况,精心安排放假调休的具体方案。这一制度自2008年起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不仅让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成为了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还让人们在长假期间能够更好地休息与放松。
- 1、节假日调休是哪个部门定的
- 2、放假调休是谁来决定的
- 3、调休是谁提出来的
- 4、调休谁提出来的
- 5、调休到底是按照什么方式来执行的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节假日调休是哪个部门定的 (一)

答节假日调休的决策权属于国务院。依据律图平台提供的资料,当国家法定节假日与周末休息日重合时,国务院会通过调休双休日的方式来统一安排假期。这种调休安排通常会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节假日安排通知中详细说明。例如,如果五一节恰好是周四,国务院可能会决定将五一假期与周末结合起来放假,比如放假时间为周四、周五和周六,然后周日补上周五的工作日。这样的安排不仅不会缩短假期,还能确保劳动人民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享受生活。
放假调休是谁来决定的 (二)
答放假调休的提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一决定源于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该办法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纳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之列。从2008年开始,中国共有七个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这些节日的假期通常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具体的休假安排每年由国务院公布。
需要注意的是,法定节假日是不可以调休的。如果员工在休息日因工作需要加班,并且得到部门长的批准,他们可以获得相应的调休假。员工在申请调休假时,需要提前一周向上级递交申请,并确保工作交接顺利,调休申请需得到部门长的同意签字。在人事总务部办理调休手续时,必须出示部门长批准的调休申请单,否则将无法享受调休。
在调休假期内,员工将仅获得薪资,而没有其他福利。薪资的计算标准是员工本人的日标准工资,计算方法为月基本工资除以21天。
调休是谁提出来的 (三)
答放假调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
事实上,调休制度的发明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关系,历史上第一次调休的时间是在1999年后,当时国内的固定假期除了双休外依旧只有4个,民众口袋里虽然有钱,但没太多时间花,为了刺激经济,当时就有人提出了将双休与假期拼在一起,实行长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是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
文化和旅游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
基本概念
调休是指因无工作安排而某个工作日责令其不上班,而到周末却要员工来还班或因有工作安排临时需节假日上班,而等日后用工作日为其补休,以拉平工作日时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四十三条规定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调休”一词,包括《现代汉语词典》在内的许多词典都未收录,但收录该词的词典的注音都是一致的。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的注音为“diàoxiū”,并解释为:“原定休假的时间不休息而调换到另外的时间再休息。”李葆嘉、唐志超主编的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修订版)的注音也为“diàoxiū”,并注释为:“职工将工作时间临时调换成休息时间。”
如果公司先让员工“欠班”,那么到周末则是“还班”或节假日上班后补休,则公司仍然支付员工工作日的基本工资,故而一些公司常常采取调休的办法。
调休谁提出来的 (四)
答2006年,时任人大代表兼清华大学教授的蔡继明第一个提出调休建议。1999 年我国推出“五一黄金假期”,将劳动节休假从 1 天延长至 7 天。但实施一两年后,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景点安全事故频发等,威胁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蔡继明看到这些危害事件后,在会议中提出改革方案,建议取消“五一黄金假期”,以带薪休假代替,时间不够可适当调休。
虽然提案初衷是好的,考虑到了“黄金假期”的弊端,但其方案缺乏深度调研,未充分考虑大众需求。提案公布后引发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调休能保障大众安全,也有人觉得“黄金假期”可缓解生活压力。最终,其提案被部分,“五一黄金假期”缩短至 5 天,通过占用时间与周末拼接实现。不过,调休实施后引发民众极大不满,蔡继明也成为众矢之的。他表示调休本身是好的,但实施中会有出入,已在权衡利弊。
调休到底是按照什么方式来执行的 (五)
答调休通常依据国务院的放假调休安排来执行。国务院会提前公布全年的节假日调休方案,一般涉及法定节假日时会进行调休操作。
法定节假日调休:像春节、国庆节等重要法定节假日,若假期与周末相连,会通过调休形成较长的连续假期。例如,若国庆节在周二,可能会将前一个周日调休上班,使得国庆假期能从周日开始,连休七天。
周末调休:有时会将周末的休息时间进行调整,把原本正常的周末休息日和工作日对调。比如将周六调为工作日,然后把另一个工作日调为休息日,以保证整体休息天数不变,同时满足特定的节假日放假安排需求。调休的目的在于让民众能有更集中的休息时间用于休闲、旅游或与家人团聚,同时也兼顾工作安排和社会运行秩序。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法定假期调休是哪个部门负责的工作,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诺翊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