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1号线,作为青岛市第五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其开通历程备受关注。早在2020年12月24日,该线路的北段(东郭庄站至青岛北站)便已经开通运营,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随后,在2021年12月30日,南段(青岛北站至王家港站)也正式通车,这标志着青岛地铁1号线实现了全线开通。自那时起,这条穿越海底的地铁线路便成为了连接青岛市区与各区域的重要纽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
- 1、青岛地铁1号线什么时候开通
- 2、在中国,修建地铁难度最大的三座城市是哪些?
- 3、在中国,哪三座城市的地铁修建难度是最高的?
- 4、中国有哪三座城市在地铁建设时遭遇极大困难?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青岛地铁1号线什么时候开通 (一)

贡献者回答对于青岛人们zui关心的问题那就是zui近的青岛地铁一号线的建造了,zui近更是说出了一些好细消息,令人振奋,但是其实这个对于游客也有着很多的便利性,也为我们节约着来往于青岛各个地方的时间和费用。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青岛的地铁一号线的建造情况吧!
1、青岛地铁1号线线路图 目前只修到了这个青岛北站到东郭庄,话说南线延长线还在继续修建,预计2021年年底开通。
2、青岛地铁1号线开通时间
12月30日,随着南段通车并网,青岛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
3、青岛地铁1号线简单介绍
zui深zui长,实现地铁建设新跨越
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是目前国内zui深的海底隧道,隧道海底区间线路纵坡呈“V”字形,zui深处距离海平面约88米,隧道上方每平方厘米至少承受8.8公斤水压,相当于隧道每延米承受300辆小汽车的压力。 它也是国内zui长的地铁海底隧道,全长8.1公里。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位于既有胶州湾公路隧道东侧约150米处,起自西海岸新区薛家岛瓦屋庄站,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后,经团岛到达贵州路站,是地铁1号线zui重要的控制工程。
2015年9月,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正式开工,参与建设的中铁三局、中铁十八局、青岛第一市政等单位施工人员历经10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实现顺利贯通。
攻坚克难,成功穿越高风险断裂带
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工程地质复杂,存在海水突涌、围岩垮塌风险,海底隧道主要岩性为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共穿越18条断裂破碎带,破碎带和海水直接连通,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渗漏、突水,安全风险等级为Ⅰ级。 为控制风险,施工单位组合了世界上zui先进的地质探测和预报手段,通过系统性的对比和分析,消除漏判和误判,实现风险的精准预判和辨识,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点采取针对性的预处理措施,从而使风险得到超前防控。
主要探测和预报手段有TSP法、高分辨电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地质素描、超前探孔、超前地质取芯钻孔等方法。
其中,超前地质探孔采用长短结合的组合方式,并纳入工序实施管理,长孔取芯采用日本多功能水平地质钻机,每次钻孔长度150米,推进6米/分钟;
短孔钻进采用阿特拉斯地质钻机,每次钻孔30米,搭接8米,有效距离22米,循环推进;
采用孔内高精度的成像技术和孔内地层CT法,结合岩芯综合判断地质,准确预报可能引发隧道地质灾难的不良地质体(带)的位置、规模和性态,确保零失误。
为超前处理不良地质体,施工单位采用了一整套硬岩海底隧道信息化快速注浆加固堵水技术。施工爆破采用低爆速、不耦合装药、微差起爆和光面爆破等减震爆破技术,减少隧道爆破开挖对围岩的损伤。
机械化网络化施工,实现安全高效建设
海底隧道采用世界zui先进的成套隧道施工机械装备,机械化利用率达到90%,实现全程移动信号跟进覆盖、全作业面视频监控和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形成了机械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高效流水作业生产线。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zui大限度减少了人工使用。海底隧道施工引入了瑞典阿特拉斯三臂液压凿岩台车、混凝土湿喷机械手、矿岩多功能地质钻机、全液压自行式仰拱栈桥、
整体式衬砌模板台车等国内外先进机械设备,机械化施工水平达国内领先。
为减少对老城区居民生活的影响,海底隧道团岛陆域段采用DSUC型双护盾TBM施工,与传统钻爆法施工相比,施工更快,也避免了爆破震动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另外,创造性地首次将洞内翻渣机引入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建设,对比传统方案,出渣效率提高一倍,大大减小了洞室开挖量,有效降低了工程风险和造价。
在中国,修建地铁难度最大的三座城市是哪些? (二)
贡献者回答在中国,修建地铁难度较大的城市有重庆、成都和青岛 。
重庆地形复杂,多山地和丘陵,地势起伏大,高低落差可达数百米。这使得地铁线路规划和隧道挖掘面临巨大挑战,需克服复杂地形条件,保证线路安全稳定。同时,还要应对复杂地质构造,如岩溶、断层等,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成都地下水位较高,地质以软土地层为主,土壤颗粒细、孔隙率大、含水量高,承载能力低。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挖掘隧道,易出现土体变形、坍塌等问题,对地铁建设的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需采取特殊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青岛地下多为花岗岩地质,硬度高、韧性大,挖掘难度远超普通土层。花岗岩的高强度使得传统挖掘设备效率低下,需采用特殊爆破技术和专业机械设备,增加施工成本和时间。而且,青岛是沿海城市,地铁建设还要考虑海水侵蚀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在中国,哪三座城市的地铁修建难度是最高的? (三)
贡献者回答在中国,修建地铁难度较高的三座城市有重庆、成都和青岛。
重庆地形复杂,多山地和丘陵,地势起伏大,高低落差明显。这使得地铁线路规划和施工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建设大量的桥梁、隧道,还要解决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问题,如岩石硬度高、地下溶洞多等。例如,重庆轨道交通 2 号线李子坝站,因独特的穿楼设计闻名,背后是克服复杂地形的成果。
成都地处成都平原,看似地势平坦,但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多为富水砂卵石地层,这种地层稳定性差、透水性强,在地铁施工时容易出现坍塌、涌水等问题,对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
青岛地下多为花岗岩地质,岩石硬度大,挖掘难度高,且青岛是沿海城市,地下水位较高,还需应对海水侵蚀等问题,给地铁建设中的防水、防腐蚀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
中国有哪三座城市在地铁建设时遭遇极大困难? (四)
贡献者回答中国有不少城市在地铁建设时遭遇困难,重庆、成都、青岛较为典型。
重庆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和河流,高低落差大。这使得地铁线路规划难度极高,需频繁穿越山脉、河流,建设隧道和桥梁。比如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保障隧道稳定,攻克诸多技术难题,成本也大幅增加。
成都地质条件特殊,地下多为富水砂卵石地层,这种地层稳定性差、透水性强。施工时易出现坍塌、涌水等问题,对盾构机等设备要求严苛,常规施工方法难以适用,需研发特殊技术和工艺确保安全与进度。
青岛地下多为花岗岩,硬度高,地铁挖掘犹如“啃硬骨头”。花岗岩质地坚硬,掘进慢,设备磨损严重,增加建设时间和成本。同时,青岛是沿海城市,要防范海水倒灌等风险,对防水处理要求极高。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诺翊律网希望青岛地铁1号线什么时候开通,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